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 编程资料编程资料

Oracle中PL/SQL的用法总结_oracle_

2023-05-27 541人已围观

简介 Oracle中PL/SQL的用法总结_oracle_

一、PLSQL基本结构

1、基本数据类型变量

1. 基本数据类型

  • Number 数字型
  • Int 整数型
  • Pls_integer 整数型,产生溢出时出现错误
  • Binary_integer 整数型,表示带符号的整数
  • Char 定长字符型,最大255个字符
  • Varchar2 变长字符型,最大2000个字符
  • Long 变长字符型,最长2GB
  • Date 日期型
  • Boolean 布尔型(TRUE、FALSE、NULL三者取一)

在PL/SQL中使用的数据类型和Oracle数据库中使用的数据类型,有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,有的是有不同的含义的。

2. 基本数据类型变量的定义方法

变量名 类型标识符[not null]:=值;

declare age number(3):=26; --长度为3,初始值为26 begin commit; end;

其中,定义常量的语法格式:

常量名 constant 类型标识符 [not null]:=值;

declare pi constant number(9):=3.1415926;--为pi的数字型常量,长度为9,初始值为3.1415926 begin commit; end;

2、表达式

变量、常量经常需要组成各种表达式来进行运算,下面介绍在PL/SQL中常见表达式的运算规则。

1. 数值表达式

 PL/SQL程序中的数值表达式是由数值型常数、变量、函数和算术运算符组成的, 
可以使用的算术运算符包括+(加法)、-(减法)、*(乘法)、/(除法)和**(乘方)等。 
命令窗口中执行下列PL/SQL程序,该程序定义了名为result的整数型变量,计算的是10+3*4-20+5**2的值,理论结果应该是27。 

set serveroutput on Declare result integer; begin result:=10+3*4-20+5**2; dbms_output.put_line('运算结果是:'||to_char(result)); end;

dbms_output.put_line函数输出只能是字符串,因此利用to_char函数将数值型结果转换为字符型。

2. 字符表达式

字符表达式由字符型常数、变量、函数和字符运算符组成,唯一可以使用的字符运算符就是连接运算符“||”。

3. 关系表达式

关系表达式由字符表达式或数值表达式与关系运算符组成,可以使用的关系运算符包括以下9种。 
< 小于 
> 大于 
= 等于(不是赋值运算符:=) 
like 类似于 
in 在……之中 
<= 小于等于 
>= 大于等于 
!= 不等于 或<> 
between 在……之间 
关系型表达式运算符两边的表达式的数据类型必须一致。

4. 逻辑表达式

逻辑表达式由逻辑常数、变量、函数和逻辑运算符组成,常见的逻辑运算符包括以下3种。 
NOT:逻辑非 
OR:逻辑或 
AND:逻辑与 
运算的优先次序为NOT、AND和OR。

3、PLSQL函数

PL/SQL程序中提供了很多函数供扩展功能,除了标准SQL语言的函数可以使用外,最常见的数据类型转换函数有以下3个。 
To_char:将其他类型数据转换为字符型。 
To_date:将其他类型数据转换为日期型。 
To_number:将其他类型数据转换为数值型。 
继续追加中..

4、系统输出打印

利用pl/sql在数据库服务器端打印一句话: 
set serveroutput on--设置数据库输出,默认为关闭,每次重新打开窗口需要重新设置。

BEGIN DBMS_OUTPUT.PUT_LINE('Hello PL/SQL'); END;

pl/sql程序中对大小写不敏感(打印声明的变量)

set serveroutput on DECLARE v_char varchar2(20):='a'; v_char1 varchar2(20):='b'; BEGIN DBMS_OUTPUT.PUT_LINE(v_char); DBMS_OUTPUT.PUT_LINE(v_char1); END;

pl语句块是pl/sql里最小的编程块,其中可以再嵌套begin end

begin dbms_output.put_line('Hello World'); dbms_output.put_line('2*3='||(2*3)); dbms_output.put_line('what''s'); end;

5、PL/SQL中的变量声明

所有变量必须在declare中声明,程序中不允许声明。 
没有初始化的变量默认值为null,屏幕上null是看不见的,命名习惯:PL/SQL中变量一般以v_开头 
(等同于存储过程中as和begin区域的变量定义习惯)。 
注意number也能存小数,最长38位,所以以后建议整数都用binary_integer存。 
long是字符类型,boolean类型不能打印。 
标准变量类型:数字,字符,时间,布尔。

declare v_number1 number; v_number2 number(3,2) ; v_number3 binary_integer :=1; v_name varchar2(20) :='kettas'; v_date date :=sysdate; v_long long :='ni hao'; v_b boolean := true; begin if (v_number1 is null) then dbms_output.put_line( 'hello'); end if; dbms_output.put_line(v_number1); dbms_output.put_line(v_number2); dbms_output.put_line(v_number3); dbms_output.put_line(v_name); dbms_output.put_line(v_date); dbms_output.put_line(v_long); --dbms_output.put_line(v_b); --执行该句ORACLE提示“调用'PUT_LINE' 时参数个数或类型错误” end;

备注: 
关于声明number(4,3)中括号中的两个数字的意义,前面的数字叫精度,后面的叫刻度。 
刻度: 
当刻度为正数的时候,表示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面的位数 
当刻度为负数的时候,表示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前面的位数 
精度: 
从数字的最前面不为零开始到刻度精确到的位置 
v_Number number(4,3):=123.12312 
1、按刻度进行四舍五入得到123.123 
2、确定刻度精确到的位置123123处,精度为6位(.符号不算) 
2、根据精度进行判断6位(>4)精度上限值 --报错不能存储 
number(3,-3):=44445 
1、根据刻度-3进行四舍五入得到44000 
2、小数点向前移动3位44.此位置为刻度精确到的位置 
3、根据精度进行判断2位(<3)精度上限值 --不报错可存储结果为44000

DECLARE v_Number number(4,3):=123.12312;--实际精度6位大于上限精度值4位,提示“ORA-06502:PL/SQL: 数字或值错误 : 数值精度太高” BEGIN DBMS_OUTPUT.PUT_LINE(v_Number); END; DECLARE v_Number number(7,3):=4555; --实际精度7位等于上限精度值,可以存储 BEGIN DBMS_OUTPUT.PUT_LINE(v_Number); END;

二、变量赋值方式

oracle中变量赋值方式是值拷贝而非引用

declare v_number1 number:=100; v_number2 number; begin v_number2:=v_number1; v_number1:=200; dbms_output.put_line(v_number1); --200 dbms_output.put_line(v_number2); --100 end;

三、PLSQL复合类型

1、记录类型record

record类型最常用,声明的时候可以加not null,但必须给初始值,如果record类型一致可以相互赋值,如果类型不同,里面的字段恰好相同,不能互相赋值。引用记录型变量的方法是“记录变量名.基本类型变量名”。

declare type t_first is record( idnumber(3), namevarchar2(20) ); v_first t_first; begin v_first.id:=1; v_first.name:='cheng'; dbms_output.put_line(v_first.id); dbms_output.put_line(v_first.name); end;

record类型变量间赋值

declare type t_first is record( id number, name varchar2(20) ); v_first t_first; v_second t_first; begin v_first.id:=1; v_first.name:='susu'; v_second:=v_first;--相互赋值 v_first.id:=2; v_first.name:='kettas'; dbms_output.put_line(v_first.id); dbms_output.put_line(v_first.name); dbms_output.put_line(v_second.id); dbms_output.put_line(v_second.name); end;

2、表类型变量table

语法如下: 
type 表类型 is table of 类型 index by binary_integer; 
表变量名 表类型; 
类型可以是前面的类型定义,index by binary_integer子句代表以符号整数为索引,这样访问表类型变量中的数据方法就是“表变量名(索引符号整数)”。table类型,相当于Java中的Map容器,就是一个可变长的数组,key(符号整数索引)必须是整数,可以是负数,value(类型)可以是标量,也可以是record类型。可以不按顺序赋值,但必须先赋值后使用。 

1. 定义一维表类型变量

declare type t_tb is table of varchar2(20)index by binary_integer; v_tb t_tb; begin v_tb(100):='hello'; v_tb(98):='world'; dbms_output.put_line(v_tb(100)); dbms_output.put_line(v_tb(98)); end;

类型为record的表类型变量

declare type t_rd is record(id number,namevarchar2(20)); type t_tb is table of t_rd index bybinary_integer; v_tb2 t_tb; begin v_tb2(100).id:=1; v_tb2(100).name:='hello'; --dbms_output.put_line(v_tb2(100).id); --dbms_output.put_line(v_tb2(100).name); dbms_output.put_line(v_t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
-六神源码网